Search

我的攝影之路 原來沒有藝術天份也能玩攝影

其實一開始我對攝影完全沒興趣,因為自己從小就是對美術沒甚麼天份的人,拍照對我來說,只能說是在做個紀錄,完全感覺不出來什麼美感,所以一直也興趣缺缺。

直到有一次公司派我去美國出差看展覽,想說要做個好紀錄,所以就買了第一台單眼相機:SNOY NEX5 ,現在流行的無反相機始祖,就是從SONY NEX系列開始的。

剛買了新玩具很興奮,也希望趁還沒出差之前多多熟悉一下相機的操作模式,才不會帶出去不會使用,那就糗了……但開始拍攝之後發現很大的問題:我怎麼拍看起來相片都是模糊的@@

那時我就想說怎麼那麼倒楣,是不是買到瑕疵品了,於是上網開始估狗問題,然後才慢慢意識到,原來是光圈的問題……

當光圈開到最大的時候,對焦的範圍就會變得很淺,前面對焦了,後面就會模糊,然後對焦位置沒抓到重點,所以看起來就會整張相片糊糊的,在調整光圈後,相片景深就可拉大,相片就會銳利起來了~原來如此,我錯怪相機了><”

因為錢也花了,總要有點收穫才會感到沒浪費錢~為能發揮相機的效能,我就開始研究攝影。然而越研究我就越發現,攝影需要很多技巧,網路上爬文又抓不太到重點,就想到我朋友二叔(綽號叫二叔,不是我朋友的二叔)是攝影老手,就想說直接去跟他請教比較快了。不請教還好,請教後才發現,原來要拍出好照片,還需要很多攝影配件,腳架、偏光鏡、減光鏡、快門線,還要買適合拍攝不同場景的鏡頭,天啊!攝影原來這麼燒錢><”

二叔拍風景攝影是很有經驗的,所以配備買齊後他就先帶我去實戰演練:拍夕陽! 於是我們第一站到了九份山城去拍夕陽,但要拍攝時,二叔又提到了最重要的重點,拍晨昏風景要用黑卡!!!攝影楣腳真的是好多啊~

為什麼要用黑卡? 因為早期的相機能拍攝的影像動態範圍太低了,我們人眼可以看到天空雲彩夕陽及地面景物都是清楚的,但早期相機可以容許最亮到最暗可以看到的範圍大概只有人眼的一半,所以相機拍起來不是天空清楚,地面黑成一團,不然就是地面清楚,但天空過曝亮到完全沒層次。

所以為了解決這樣的問題,就有很聰明的人發明用黑卡去遮擋天空來增加層次,因為天空很亮,所以曝光時間不能太長,而地面又很暗,曝光時間又要長一點,兩邊需要的曝光時間不一樣,所以就用黑卡把天空擋住,先把地面曝光清楚了,再抽開黑卡瞬間曝光天空,才能讓天空與地面都有層次,要做到這一點,就要黑卡遮擋技巧與快門時間相互配合好,才能做到~

用文字寫感覺很複雜,但實際練習起來,只要抓到技巧,就會有感覺可以控制了。這就好像學開車,如果要寫開車技巧,可以寫出厚厚的一本書,但實際上路開車,多磨練幾次抓到技巧後,開車就會變成像是自然反應,很快就上手了。

在二叔的帶領下,慢慢的我就抓到了技巧,也開始對光影有了感覺,才發現原來我不是美術白癡,我還是對”美”有感覺的^^ 也因為這樣,開始對攝影有了興趣,於是就像瘋了一樣,三天兩頭就去拍日出、夕陽,就這樣走向了攝影這條不歸路。

攝影為何是不歸路?因為器材會越買越多,相機會越換越高檔,錢會越燒越多><”。攝影會越拍越細,也會越來越龜毛的挑剔,NEX5 是APS-C的片幅機,在龜毛的挑剔下,慢慢的感覺到拍攝的畫質已經不符需求,在二叔的建議下,就乾脆直接升級到當時的高檔貨:Canon 5D2全幅機了。

剛買完相機隔天,二叔就約我去蘇澳的昭安平台拍日出,拍日出是很痛苦又很享受的行程,因為夏天大概凌晨4:30就開始有色溫要日出了,在這之前就要到拍攝點就定位,所以大概凌晨兩三點就要出門,在睡得正甜的時候被鬧鐘吵醒,看痛不痛苦? 但等到拍到讓自己都驚奇的日出美景,又讓人很興奮,所以攝影人常常都在痛苦與興奮的無間地獄裡循環,卻又樂此不疲。

那天我們出發的晚了,到昭安平台時已經天空亮起,所以趕快架好相機開始拍攝,不到半小時時間,日出就沒了,只剩太陽高高掛,大家都收工了,底下是當時跟後來2018年再到此處拍攝從色溫開始到日出的照片:

當時是2011年,現在我寫這篇文章已經是2022年,經過11年了,我的印象依然非常清晰,好像才剛發生一樣,人類的記憶真的很奇妙,有些事情我們可以記憶得很清楚,但很多不重要的事情我們又可以完全忽略不記得,要是當年讀書時可以像這樣讀過一次就記得很清楚,那該有多好,我搞不好也是學霸了…..

2018年再到此處,我已經開始會拍縮時攝影,底下是當時拍攝的縮時影片:

 

更多我的攝影作品:Abuwei的攝影相簿

FB文章:Abuwei蘇澳日出晨曦

發佈留言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You may use these <abbr title="HyperText Markup Language">html</abbr> tags and attributes: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 <strike> <strong>

*